2004年11月2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看法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10天两起事故浙江民航加强安全防范
本报记者 汪嘉林

  11月11日两名男孩钻进客机起落架舱导致一人死亡;11月21日,东航从包头飞往上海的一架客机起飞60秒后爆炸,导致机上53人和地面2人死亡。短短10天两起航空事故令众多市民忧心忡忡。为此,记者采访了民航浙江监管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了解我省的机场及航行安全情况。
  “我省有大大小小7个机场,虽然平时工作量很大,但安全工作始终是头等大事。”办公室负责安全事务的诸先生说道。诸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浙江的机场及航行安全工作是做得比较到位的,但两次事故发生后还是加强了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温州机场等地方的安全防范工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从21日上午开始便加强了对过站飞机的检查,安检、维修等部门已经全部行动起来,如果有事发生的话,紧急预案会立即启动。22日他们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严密部署。
  “要保证飞机航行安全,人、飞机、环境,三个环节都要确保不出问题,按我们的话说叫‘安全链要保证’。”办公室综合处的林女士给记者解释:人,就是指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首先都是从航空相关院校毕业的高材生,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其次,每个月的5号机场工作人员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作为飞行员每个月累计飞行时间不得超过90小时,避免疲劳驾机。飞机,是指我们使用的设备,除了飞机外还包括地面设备。飞机在降落和起飞前,专职人员都要根据《飞机检查路线图》对飞机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地面设备我们强调的是和国际接轨,因为飞机在航行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需要大量地面数据的配合,而只有和国际接轨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高效。环境,当然是指机场周边的环境。比如在杭州萧山机场周边就有大片的隔离区以确保飞机起飞无任何障碍。
  “机场工作无小事,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诸先生一说起两名男孩钻进客机起落架舱的事就不无感叹。“除了孩子顽皮外,不得不承认机场在安全工作方面是有漏洞的。针对此种情况,浙江民航方面加强了机场周边隔离区的巡查工作,除了增加人员之外还强调,只要有飞机要起飞,巡查便不能间断。”林女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不久,隔离区的一盏照明灯坏了,一名电工由于刚到机场工作不了解情况,擅自将照明灯修复,结果遭到了批评。“我们强调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使是一盏灯坏掉,我们也要知道其为什么会坏掉,擅自修复在其他单位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机场这是绝不允许的。”诸先生说。